這二天看了相當多大陸的反日示威遊行
口號從抵制日貨到打倒日本...真覺得有點時空錯亂!!
抗議..在台灣是常見的活動...
人群聚集呼呼口號,偶而稍稍過激的燒個國旗就足以讓媒體大書特書了
但..內地的遊行,看來讓人心驚!!
沿途破壞日式商店(包括賣日本相關物品的,老闆可能是自己人)
砸爛玻璃,丟擲雜物..胡亂噴漆....這是抗議嗎??
呼個口號應該是反對日本成為常任理事國, 竄改歷史吧
怎麼冒出打倒日本,復我中華...中日抗戰應該早早結束蓋棺論定的吧!!
最令人心驚的不是破壞,而是理所當然,理直氣壯的破壞
所以...一個開著日本車的女駕駛..車子被團團圍住,非得發表聲明抵制日貨
任憑女駕駛嚇的花容失色,眼淚滿臉...抗議人士還是不斷的碰撞車輛
所以...一輛警車因為拜懷疑車上有日本人,遭受同樣的命運
不過被砸的更嚴重一點!!
這是示威還是暴動呢??
難怪日本外相要嚴重抗議了!!雖說竄改歷史真的是可議,
但表達不滿和破壞應有相當的差異!!!
越看越不明白, 特別是那種非得拼個你死我活, 打的理直氣壯的心態....
真是不明白!!
- Apr 18 Mon 2005 10:47
到底是示威抗議還是暴動呀
- Mar 29 Tue 2005 10:49
嗤笑伊右衛門--寫實或藝術電影的觀感
對鬼故事的電影向來排斥,因為沒膽量的我,看了恐怖片的那幾個晚上肯定膽顫心驚..
但對嗤笑伊右衛門電影卻有幾分期待,當然男主角是我欣賞的唐澤壽明是主要的原因
這部電影是改編自京極夏彥的作品,導演則是日本知名的舞台劇監製埢川幸雄
由於台灣上映的時間較其他地方晚,所以看電影前對劇情已有基本的認知
對這部電影為何以限制級還有些許懷疑(事後發現我真是想太多.)
從電影開始播出到散場,聽到不少人覺得看不懂,不好看..說實話若不是看過小說
對於導演的跳躍式拍攝方法,也會被打敗...
導演可不是沒拍清楚,只是太多地方都暗示..加上日本人名和店名的隔閡,讓看不懂的人大增
(可能被王家衛訓練多年,所以還看的懂)
伊右衛門是個落魄的武士(或者應該說自暴自棄),雖說是武門出身卻沒有仕官而已木工維生
這個從出生都沒笑過的武士,做人看起來方方正正,做事卻有其深沉之處,在自己的空間中生活
別人無法窺伺,無法侵入..
阿岩是武門之女,父親雖說只是小補頭,但畢竟也算十幾代傳承的職務,個性堅強而好勝
當這兩個人結成夫婦,就構成了一個奇異的世界
於是總是面無表情的伊右衛門會對阿岩生氣,而堅強的阿岩也會偷偷嘴角含笑,兩個人的情意藏的實在隱秘
前半段只有一個片段說明這二個人對彼此的愛意,感受到這其實是幸福的夫妻
但幸福的生活卻中斷的太快,只因謊言和誤會阿岩出走,伊右衛門又回復過去的自暴自棄狀態
(伊右衛門的臉色只有和阿岩在一起才是溫潤的,其它時間總有些慘白)
而隨著誤會的釐清,痛苦的真相浮現,河畔的相會和熱烈擁抱終於對這部電影的片名[永恆的愛]做了見證
兩人從此生死相隔...
說實話,這部片有很多東西我覺得沒有交代清楚,或是暗示的太隱晦了
伊東喜兵衛的惡行多數在別人的口中帶出,但他的心境沒有太多的描述..
他對伊右衛門的惡意,對阿岩幸福的忌妒以及對阿梅的執著,都無法細訴
伊右衛門殺死阿岩後到自己殉死的那段時間更是直接帶過,
不過這個善良的男人為了救人承擔了男人的恥辱和不堪,這也是嗤笑伊右衛門故事的本意
還算交代的清楚,只能說劇中人物太多,每個人都背負著不想回首的過去與傷痛
但電影畢竟只是電影,無法一一交代清楚...
不過單從電影來談,導演的運鏡.服裝.場景和色調,可以看出花了相當的功夫去鋪陳
畫面的血腥與寫實,讓原以為要看愛情片的我瞬間進入藝術電影的風格中,真的有點不太適應
我想這部電影的賣座應該普普通通吧!! 片商以愛情商業片的手法宣傳一部藝術片
這樣的市場區隔未必能抓住真正的群眾
最大的好處,就是唐澤壽明的隨片登台,讓我看到了這個欣賞多年男演員的本尊
也見識到了他的幽默和親和力,真的是善於營造氣氛的演員..
唐澤和伊右衛門最相似之處,應該就是那堅毅的存在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