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火車」是本很特別的小說,是在沒有屍體,沒有案件,甚至連有沒有被害者的狀況下開始的故事,
當你跟著「本間俊介」的腳步,一站一站往前走,看到越多,那真實即將浮現的恐怖也就越大,
如果說小說「幻夜」中的「新海美冬」是站在白夜下的惡女,
那「火車」的「新城喬子」則是完全隱藏在黑暗中,讓人看不到存在的陰影!
二者都是替換,但結局大不同!!
用有趣來形容也許有點奇怪,但從開頭讀起時就覺得這本書有趣,
故事的一開始是個冷漠的親戚上門拜託停職中的刑警「本間俊介」代尋未婚妻,
從尋人開始,從尋人結束,只是沒想到失蹤的背後居然隱藏著這麼悲慘的故事!!
凡走過必留下痕跡,找人的開始只有名字,照片跟公司,看似薄弱的線索,
在本間刑警的警覺下,重點立刻浮現!!一個代用別人身分的女人,於是故事就這麼展開,
在找尋著真實者的過往所揭露的過往,那因為欠債而墮入地獄的經歷,也是另一個人的故事,
有同樣的痛苦所以才更容易下手嗎??也許是因為跟「關根彰子」相比,「喬子」的命運更悲慘,
完全沒有翻身的餘地吧!
因為欠債被地下錢莊搞的失去了正業,失去了朋友還連累的家人,
於是走向夜生活來尋找出路,原本「關根彰子」的人生應該會越來越美好才對,畢竟她已經解套!
但不知甚麼時候走向了叉路,遇到不應該遇到的人,在未知的交往過程下結束了人生,
被害者如何被害??對推理小說來說非常重要的案發現場,在「火車」中隻字未提,
甚至連到底是不是死亡都不確定,故事留下了相當大的想像空間而結束,
只因為這並不是一本講"命案"的小說吧!
人們想要更幸福,卻因此不幸,有甚麼比這更悲慘呢!
因為錯了一步然後越錯越多,自己毀了,家人也毀了!
當「喬子」失神的說著父親為甚麼不死,她所背負的痛苦跟絕望讓你無法譴責她的選擇,
畢竟,人都想追求幸福!無法移除自己人生的絆腳石,只好走上叉路去過別人的人生!
宮部美幸在書中,對日本現行的不少制度提出批判,甚至會讓人覺得是因為想指出這些事實,
才會產生這個"交換"的故事!!信用卡,金融卡甚至現金卡,便利的金融工具所造成的危機,
也讓台灣多了"卡債族",花的太輕易但還的負擔卻太大!
為甚麼會"失去自制"呢,沒有經過的人肯定無法理解,明明知道是個坑還要跳下去,
但一個人實在是太寂寞了,當孤獨慢慢的侵蝕,生活中的顏色越來越少,越來越淡的同時,
看著身邊五顏六色的光彩,就會忍不住想擁有,希望換得那一點點的亮,
如此卑微的願望令人心酸!!
你也曾失去自制的花錢來換取幸福嗎??那請先讀這本小說,過度甜美的糖果所隱藏的惡意,
千萬別親身經歷!